「 当那日,必有许多人对我说:‘主啊,主啊,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,奉你的名赶鬼,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?’ 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:‘我从来不认识你们。你们这些作恶的人,离开我去吧!」
—— 马太福音 7:22-23
作者:陈文杰

许多信徒误以为参加教会活动、遵守礼仪或有外在的事工表现,就是得救的明证。然而,耶稣在《马太福音》中严厉指出,单有行为、却无真实信心的人,终将被主拒绝。这提醒我们:得救不是靠外表的虔诚,而在于是否真实归信基督,与主建立关系。
“因信称义”乃福音的核心真理。这不是人的行为换取神的恩典,而是基督的义白白归算在信祂之人的身上。宗教改革正是为重申这真理而兴起,提醒教会:称义是起点,成圣是过程,行为只是得救之后的果子。若把行为当作救恩的根基,便落入属灵的骄傲与虚假安全感。
真正的信心,不只是头脑知识或短暂情感,而是持久信靠基督,并愿意顺服祂的主权。信徒需透过祷告、读经不断更新心思意念,让救恩真实地影响生活,转化品格,使人活出与福音相称的生命。主所悦纳的,不是宗教的表现,而是那忠心跟随祂的心灵。
每日固定时间读经祷告,不断确认你的信心是扎根在基督的恩典之上,而非个人表现。反思参与事奉的动机,是否出于爱主的回应而非获得认同。学习以圣经为判断信仰根基的准绳,时常省察自己是否活在“因信称义”的真理中,并以感恩的心活出悔改与顺服。
祷告:
主啊,我感谢你赐下救恩,使我不靠行为,而因信称义。求你光照我,若我曾将宗教行为当作得救的凭据,求你赦免我。愿我天天回到十字架面前,倚靠你成就的一切,建立真实的信心,与主有生命的连结。帮助我活出合你心意的见证,荣耀你的名。奉耶稣的名祷告,阿们。